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059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范蠡-中国的巴菲特(转)

[复制链接]
2059 0
巴菲特要求自己的继承人必需具备的要求有:能掌管超过400亿美元的现金资产;能独立思考和规避风险;情绪永远保持稳定。巴菲特对继承人提出这四点要求,那么也从侧面映射出这4条法则也是沃伦成功的关键。我们也从这4个方面来寻找中国巴菲特吧。而我欣喜地发现,中国有人可以驾驭这首“航空母舰”。来开始我们的寻找中国巴菲特之旅吧。

      首先是“能掌管超过400亿美元的现金资产”

      我一直觉得一个优秀的将领(优秀的投资人),应该会格外爱惜自己手里的每一名士兵(珍惜自己手里的每一分钱)。所以在作战的时候(执行买卖操作的时候)往往能沉的住气,重在选时,即最佳的出兵的时间(等待市场给我们合适的价格)。可见,一个优秀的将领绝不会让自己的手下经常性地不断地去和敌方短兵相接,今天占点便宜,明天吃点亏(不断地去短线操作,输输赢赢),而是等待最佳的出兵机会,占尽天时,以便能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占得局部的战争优势(以足够安全边际的价格拥有优秀的企业)从而获得全局的胜利(赚到大钱)。在这方面,范蠡和巴菲特无疑都是优秀的万军(万金)统帅。

      再来看看“情绪永远保持稳定”

      巴菲特认为这是一个成功投资者应该具备的,老巴甚至还举出牛顿的例子,在南海泡沫中亏损惨重的牛顿坦言,“我能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却无法算出人性的疯狂。”而通过阅读《滚雪球》或是其他一些相关的书籍,无论在生活中,抑或在投资中,淡定、从容都是巴菲特的一贯作风,可见,一个稳定的情绪是投资或是生活的本质。

      在范蠡的时代,时代的混乱不亚于股市的激烈波动,让我们顺着《史记》的印记,顺藤摸瓜,来看看范蠡的情绪稳定力。

      公元前494年,一方面,阖闾之子夫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在夫椒决战,另一方面,是越王勾践得意忘形,不听范蠡劝阻,贸然出兵,结果自然是勾践大败,仅剩5000兵卒逃入会嵇山。范蠡在勾践穷途末路之际给予安慰并为其出谋划策,力劝勾践“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并向勾践慨述“越必兴、吴必败”的断言,臣与共勉!在勾践最失意的时候,范蠡犹如黑暗中的灯塔一般,没有被逆境压混了头脑。这是逆境面前情绪保持稳定。

      范蠡同勾践到吴国为奴期间,吴王夫差发现了范蠡的才华,想把范蠡招过来。为此,夫差召见勾践和范蠡,当着勾践的面,说:“寡人闻贞妇不嫁破亡之家,仁贤不官绝灭之国,今越王无道,国已将亡,社稷坏崩,身死世绝,为天下笑。”建议范蠡“弃暗投明”,一番话说得勾践泪流满面,更是害怕范蠡受夫差利诱离他而去,但范蠡十分淡定地回答,“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语勇,臣在越,不忠不信,今越王不奉大王命号,用兵与大王相持,至今获罪,君臣俱降,蒙大王鸿恩,得君臣相保,愿得入备扫除,出给趋走,臣之愿也。”得体、态度真切诚恳却坚定地告诉吴王自己没有投奔吴国的意愿。这是威逼利诱面前情绪保持稳定。

      越国复国在即,历史惊人地巧合,当年越王兵败,从会稽城逃到会稽山,吴军包围会稽山,勾践在范蠡做的思想工作下,向吴王请降,夫差忘记了勾践的杀父之仇,提出一系列苛刻条件后免越王不死。如今,吴军彻底垮了,仅剩3000余人,从姑苏城逃到姑苏山,越军也包围了姑苏山,夫差派人下山请降,勾践也动了点恻隐之心,但范蠡头脑非常清醒,范蠡认为,“当年越军在会稽山被围,是上天把越国送给吴国,而吴国不取,今上天把吴国送给越国,安能逆天命而不取。”这是机会面前情绪保持稳定。

      公元前470年,功成名就的范蠡在越国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竟然正式向勾践提出要离开越国。显然他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对勾践人心的拿捏恰到好处,当然这得让文种的牺牲来证明了自己的判断。这是成功面前情绪保持稳定。

      我们不难发现,范蠡绝对拥有一个顶级投资家的资质,无论是在“被套”、在受“利益”诱惑时、在“抄底”机会出现时、在“获利”颇丰时都能保持稳定的情绪,这是独立思考和规避风险的前提。那么作为后生,巴菲特有没有学习过中国的传统文化呢?有没有研究过中国“股神”范蠡呢?我猜猜。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两人的独立思考和规避风险的魔力,简直有异曲同工之秒。

      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中,深受导师格雷厄姆的影响,特别深刻理解,安全边际和永不亏损的奥秘。这些都让老巴一生没有犯致命性的错误,也成功逃过了多次的股灾。范蠡助勾践复国后感慨“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毅然选择离开,其洞察人心的敏锐和离开的魄力更是将逃顶艺术演绎到极致。

      我们也都相信,“价值投资的一个精髓就是等待”。巴菲特也曾经把投资比喻成一场棒球赛,并指出,一个优秀的棒球手绝对不会轻易挥杆,而是要等球落到自己的合适的击球范围内才出手,哪怕要冒着三振出局的危险。而投资没有人催你去挥杆,你可以尽情地等待,等待自己合适的价格。巴式的“抠”是出了名的,早年巴菲特是在投资中甚至为了几分钱都要讨价一番的人,当然这也从侧面反应了他对安全边际的看重,而耐心、沉得住气这些性格因素起着很重的作用。

      越王勾践结束自己奴隶生涯后,回到自己已经远远落魄的国家,此时的越国,无论在面积,人口,还是经济,军事上,都远远落后吴国,范蠡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此,范蠡和文种拟定兴越灭吴九术,提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理论。

      在范蠡等人的精心辅佐之下,越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年轻气盛的越王报仇复国心切,仅仅回国两年后也就是公元前488年,越王开始初次萌发了出兵讨伐吴国的念头,范蠡坚决不同意勾践这么早就贸然出兵,范蠡觉得“还不能打吴,因为现在的复国计划仅仅是刚开始,如果现在就暴露自己的意图,在你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吴国如果先下手为强,你很快就陷入绝境。”范蠡还说的:“我听说,非常高峭的东西容易倒塌;树叶茂盛的植物容易被折断;太阳升到日中的时候就要西斜;月亮满月之后就要开始转亏。现在吴国虽然很强大,越国虽然还不强,但是吴王夫差骄奢无度,处处结缘于诸侯,这样发展下去,他们国家的形势就会转化,而越国如果扎扎实实地发展自己的实力,形势就会有利于我们。”一番话表明,现在的“价格”明显是高估的,明确地告诉勾践,万万不能着急。

      又过了两年,公元前486年,勾践再一次提出出兵伐吴,勾践觉得:这两年国家又有所发展,伐吴的准备工作已经可以了。范蠡却再次反对,范蠡觉得人事上的准备还不够(即本方的准备工作),况且天时更是没有不成熟,还要再等一段时间,否则自己都没准备好,出兵会吃大亏。但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继续发展国内经济和军事的同时再搞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以便发动战争以后得到周边国家的支持。范蠡第二次阻止越王出兵。没有合适的“价格”,你需要的是等待,而且范蠡不是白等,利用了等待的时间在阅读“年报”,而且是暴大量地“阅读”,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

      到了公元前484年,形势越来越对越国有利,勾践伐吴之心又起。一方面,吴王夫差想向北边进兵,参加北方的诸侯争霸。另一方面,吴王夫差身边的首席谋士伍子胥被夫差杀死,少了一名用兵大师,对越国大大有利,天时的趋势渐渐显现出来。范蠡依旧淡定,他觉得人事上差不多了,天时的趋势已经出来,但是还不够成熟。于是第3次阻止越王出兵。这里我认为范蠡在“投资上”对每一分的“价格”也是相当在乎的,因为他知道,价格(成熟的出兵时机)对利润(胜利及为胜利付出的代价)的影响,他更愿意等待足够的“安全边际”。

      公元前483年,吴国发生灾荒,粮食奇缺,实力大减,可谓天赐良机,越王勾践再次提出讨伐吴国的提议,不想范蠡竟然依旧阻止。范蠡认为,这是天时的征兆,却不是出兵的最佳时机,人事必须与天时、地利配合起来,然后才能成功,吴国刚刚发生灾荒,人心不稳,如果此时出兵,吴国人就会没有退路,必然君臣合力,拼死抵抗,即使胜利,付出的代价也会不小,第4次拒绝越王的提议。这时候,“市场”已经开始恐慌,人心不稳,很多好股票的价格已经开始打折,这是天时的征兆,但范蠡依然耐得住性子,他不会去接下这把下落的刀子,但已经开始密切关注局势的发展,以便进入。

      483年9月,勾践第5次想范蠡征求伐吴意见,范蠡这才同意,并建议次年春天出兵。范蠡觉得:“此时机会已到,而时机到了,就像救火一样,就像抓捕逃犯一样,要快步奔跑,不可迟疑。” 也表现了范蠡雷厉风行的一面,可见范蠡无论做任何事,都讲究一步一个脚印,讲究等待天时,地利,人和完全结合的那一个值得下他重注的机会,绝不草率行事,也不急功近利,当机会到来之时,下手速度异常迅速,绝不含糊,拖泥带水。此时的市场,最恐慌的一个时段已经出现,大量杀跌盘恐慌性抛出(明显的机会显现),范蠡认为时机已到,因为之前做了足够的功课,“下注”的时候倒也往往只用“几分钟”就做出了决定。投资不就是等待一个值得你重注的机会,然后迅速决定下手吗?要说区别,仅仅是巴菲特做准备研究的是公司的基本面,而范蠡做的准备是提升越国的综合实力。

      其实,除在“投资”上差不多外,生活中,两人同样讲究诚信,富而好施。

      范蠡离开勾践到齐国后,“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千万。”范蠡的致富,引起了齐国国君的注意,想招范蠡为宰相。范蠡却认为自己“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我范蠡做生意能赚很多钱,从政能当高官,这实在是老百姓的极限了,但是长期享受高名,不是好的事情,于是归还相印,将自己的财富分给亲朋好友。)可见,这时候的范蠡对生活的态度已经随心所欲了,对功名利禄已经看得很淡了,不为功名、钱财所累,开始学会享受生活了。(投资如生活,那么同样的,据芒格觉得,巴菲特的投资技巧到50岁后才炉火纯青,我想也就这个意思,他们都在这时看透了不少东西。)

      范蠡从齐国到陶国,更名陶朱公,在陶国,范蠡更是将经商之术发挥到了极致,成就了一代商圣的美名。范蠡认为天下的自然规律,总是每隔几年,又一次大丰收,每隔几年又有一次灾年,所以人经营也应该提前预测,范蠡早早就看透了“资本市场每隔三差五就会进行一次财富的重新分配。”相应的,范蠡的原则很奇特,是逆势操作-----“旱则资舟,水则资车。”--------“我也有贪婪和恐惧的时候,只不过我是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感到恐惧,而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另外范蠡经商不追求暴力,讲究诚信(巴菲特对诚实的管理层也是情有独钟的,认为诚信的人才是可以托付的人。)而且范蠡是一个大慈善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又将钱施舍给老百姓,范蠡的后生,是不断赚钱又不断施舍的人生。(巴菲特也捐出了自己财富的85%,你绝对不会为他的巨富而感到恶心。)但最后家产也达到了巨万,即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亿万富翁----中国巴菲特,或者也可以说沃伦是美国范蠡。一代股神巴菲特 VS 一代商圣范蠡,有意思,嘿嘿。

      著名投资人但斌觉得一个优秀的投资人的成长需要时间,相应地,评估一个投资人是否优秀也需要时间。而但总希望自己能在未来见证一个时代(我想但总是想见证国家富强的时代、一个殿堂级投资大师诞生的时代、和实现他自己的愿望----捐助小学是吧?)。但斌认为,中国以后会有中国的巴菲特,也许会是如今优秀的业界投资家中,也许会出现在民间。讲个题外话,祝福但斌好运。

      我希望并相信,未来,我的祖国母亲会越来越强大。伟大的国家会诞生伟大的公司,伟大的公司会造就伟大的投资人,祖国母亲60岁生日之际,祝福我伟大的祖国生日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14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4-24 21:01 , Processed in 0.12729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