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275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世界审计组织发布《北京宣言》 “促进良治”成使命

[复制链接]
2275 1
央广网北京2月14日消息(记者冯会玲)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审计署通过官方网站发布了世界审计组织《北京宣言-最高审计机关促进良治》中文版。作为世界审计组织纲领性文件,《北京宣言》首次提出"促进良治"是最高审计机关的使命和目标。
  审计署境外审计司司长章轲在接受中国之声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北京宣言》正式发布之后,中国的审计将加大反腐力度,加大问责力度。
  10月22日至26日,160多个国家的587名世界审计组织成员和观察员代表齐聚北京,召开世界审计组织第二十一届大会,正是在这次大会上,通过了《北京宣言-最高审计机关促进良治》。审计署境外审计司司长章轲介绍说,这是此次大会唯一的正式成果文件,也是继《利马宣言》和《墨西哥宣言》之后,世界审计组织以宣言形式发布的又一份纲领性文件。世界审计组织经历60年发展后,各国的审计都取得了不同的成效。中国审计在民生审计、反腐败方面特色鲜明、澳大利亚和英国在政府综合财务审计方面成果突出,如何更好地推进审计的发展是各国都在考虑的问题。
  早在2011年7月,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中国审计学会第三次理事论坛上就提出,审计实际上是国家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其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章柯说,促进良治,这也正是《北京宣言》的最大亮点:
  章轲:国家审计在国家的范围内要服务于治理,推动良治,大家团结在一起在世界的范围内我们要推动全球的良治。推动良治,国家审计机关能够发挥很多作用,好比是一个免疫系统,就是我们把国家审计当成这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免疫系统,不仅要治病,不仅要发现病,更多的通过完善体制和机制来帮助它防病,避免出现大的病症。
  章柯说,《利马宣言》和《墨西哥宣言》关注的是审计"怎么做",而《北京宣言》关注的角度更加开阔,更具前瞻性,它将通过审计行为告诉公众,审计绝不是戴着老花镜、只会查账的老会计才能做的事情。
  章轲:国家审计绝不单单是能够查账,国家审计应当能够帮助一个国家提高效率,强化问责,提升效益和增进透明度。一个国家你有了好的政策,有没有好的执行、有没有好的效果,都需要审计在中间发挥一个监督评价作用。所以我想,这样一个北京宣言出来不仅能推动中国做好这个工作,同时我们也在更广泛范围内分享这样的工作。
成本领先:成本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评论 1

admin admin  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14-2-15 09: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世界各国彼此的距离愈来愈近,当一国经济出现危机会辐射多国,审计的功能愈发不容忽视。世界各国的审计能够联合为经济的发展做些什么?《北京宣言》能够让中国的普通百姓感受到哪些变化?
  如中国的中医能够未病先防一样,中国的审计行为让世界多国刮目相看,地球村的时代特征让各国确信,审计如果只讲独善其身将无法应对经济发展提出的新挑战,各国审计联合"会诊"将成为新的趋势。
  章轲:我们这几年坚持不懈的开展了政府债务的审计,我们不仅对政府债务进行了审计,而且我们将政府债务审计的结果公开、透明地告诉了世界,这就彰显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世界大国的形象。中国审计在这方面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表率作用,如果大家都像中国审计这样负责任,你把自己国家的事情弄清楚,不仅有利于化解全球性的危机,而且我们大家团结在一起对今后的问题进行预警、进行预判,或者我们一起携手来做一些工作也许就能想到更好的主意。这一次《北京宣言》专门拿出一章来讲财政的可持续性,就是用来专门研究我们各个国家如何团结在一起,避免欧债危机这样的事件再次的发生。
  《北京宣言》的正式发布与中国的老百姓究竟有多少关系?这是公众最为关注的,章柯回应,老百姓会感受到更多的新变化。
  章轲:它提供了一个桥梁,就是说北京宣言使我们的审计工作拥有了一个更加明确科学合理的方向,而这些方向我们的审计工作做完了之后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够提升人民群众的福利,能够改进我们社会的公平公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210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4-26 14:06 , Processed in 0.09722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