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70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在思辨中进步

  [复制链接]
703 0
俗话说:三个学生讲书,三个屠夫讲猪。就咱们财务这个行当聊聊思考和辨析。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

随着岁月流淌,我们在不断重复着工作,实践会给我们带来经验,养成习惯,很多理所当然的做法、见解便形成了。
有些时候我们细想,发现有些做法“不科学”、“不合理”甚至荒唐。比如要去银行开发票,可以抵扣的进项税可能只有几十块钱甚至几块钱,而专门派个车花上几个小时去跑一趟。比如材料采购预付款之后,采购人员忘了给后续的单据,也不在系统做任何处理,财务催的火冒三丈;比如固定资产明明已经达到了可使用状态,可业务部门为了折旧不要体现太早故意推迟办理竣工验收。

我们工作经历在不断增加,可有些人原地踏步,有些人却突飞猛进?差别可能是因为“好奇心”不一样,也可能是“责任心”不同。但表现出来就是动不动脑子及用不用心的区别。

比如,月末为什么要做采购暂估?因为库存账和总账的存货必须保持一致,所以对没有发票的采购入库要做暂估。为了应付账款和供应商对账一致,所以有些公司采取了含税暂估。可长期实践我们发现含税暂估其实并不是与供应商对账一致的关键。由此,衍生出很多种暂估的方式:
1、含税或者不含税、2、次月冲回暂估还是不冲回、3、是一笔汇总暂估还是按供应商暂估。这三个选择就形成了2*2*2,一共有8种方式。
到底哪个方式最优。需要自己去模拟全部过程,甚至要实践之后,才能真正明白高下优劣。

比如供应商请款,财务可能会发现采购做的请款资料有问题,经常出现单据不全、发票开错、同一个PO分多月交付多次请款。在《做顶尖成本会计应知应会150问》我分享了一个方案,让供应商与采购对账无误后开票,准备:PO、送货单、对账单、发票,送给采购,采购在对账的时候应该根据对账单选择PO及日期范围的交货明细,与对账单无误后生成系统的应付单。等资料到的时候根据发票生成付款单(有些公司这个操作是财务做)。这样不仅减轻了采购制单的工作量,请款资料的准确率几乎100%。
如果系统可靠,送货单原件是否还要作为凭证附件?送货单确认之后,系统已经形成了入库单。送货单和入库单相比,入库单其实才是审核确认后的“凭证”,而有了对账单,采购是基于系统入库单及PO信息做的核对,采购对账并生成了应付单,流程走到这一步,财务或者采购根据发票做了付款单,按道理来说,就可以直接付款了。我们看看整个流程:
1、仓库暂收——质量部抽检——仓管员完成系统收货——仓库组长或者主管审核;
2、供应商核对PO、送货单——制作对账单——采购系统确认无误、签回对账单——供应商开票——递交请款资料;
3、采购收到资料——采购或者财务确认发票——生成付款单。
奇怪的事情出现了。财务按照以前没有系统的老思路,从PO、送货单、对账单、发票逐一检查。其实这部分的工作可以完全省略。直接进入第4环节。
4、财务系统检查付款单——打印付款通知——主管审批——(总经理审批)——出纳付款。


诸如此类的例子太多了。而我们认真思考后,经常会感觉要改变太难了。当有想法得不到支持和落地,以后我们即使有思考有结论也就不说话了,时间再长一些,我们都懒得去思考——以前就这么做的。萧规曹随式地因循守旧着。

我有一个习惯,遇到能做主的事情,我会积极思考,跟业务部门商量多种可行的方案,然后大家一起来选择。遇到做不了主的事情(别人的事情),我会认真去思考——形成自己的思路、方案。或许会跟人建议,或许就只是记录下来。

我习惯做记录,后来自己会去做一些专题(把某一类型的问题如何解决搜集整理),也会把一些跟业务部门商讨的方案记录下来,还会把某一个岗位遇到的有价值的问题整理成册,还会把所思所想记录成文字。

我习惯做改善,涉及业务部门与财务关联的工作改善,还有业务部门主动来问的事项,最后就是为了自己工作更高效所做的。

对各种情形深入分析、判断,对业务进行流程梳理,对各种方案的优劣进行辨析。思考会让人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不断思考会产生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篇幅有限,还有好多业务事例,有机会再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

关注

49

粉丝

2233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4-24 05:09 , Processed in 0.19845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