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oteam 发表于 2010-6-28 20:18:33

国庆节登泰山之感悟——十年一晃

国庆节登泰山这感悟
——十年一晃

国庆节,对于上班族来讲如果在心情不错且计划有度的前提下确是一个释放心怀的良好时段!

东岳泰山,因其盛载了太多的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及文化积淀,数千年来一直为国人心目中的一座圣山。回想工作已是多年了,对于工作的形式和方式有了些许的理解。这些年游历了些景区,对于听景与看景之间的差异有了些切身的认识,自问心态已达豁达怡然之境。揣想今秋登山的人不会如前几年媒体介绍的那样众重了,于是在月前即有了登泰山之念。联系旅行社确定出游方式等杂事自不必提。比较奇怪,根据以前出行经验,事先查询相关资料以佐证历史典故、文化渊源,这次也不是很尽心。做学生时就听山东籍的同学讲过山东是“一山、一水、一圣人”,是故心境较为淡然?记得蒋子龙在《文化泰山》讲:文人眼中的泰山是这样的:"经得住看的山很多,经得住读、经得住写、经得住说的山,当推泰山第一。有的山也许比泰山更好看,却绝没有泰山这样的威仪,这样的尊贵,这样的至高无上。"。还记得一般写游记的定式:交代景点位置——记述游历过程——描绘期间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呵,没有了激情?!彻悟了?随它去吧!

登山回来,身躺在床,回顾行程,体味劳累,深感有物可感,有事可悟。于是记述如下:东岳泰山之尊,尊在何处:六朝任方<<述异记>>载,秦汉时,民间传说盘古氏(远古时开天辟地,代生万物的神人)死后头为东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盘古尸体的头向东方,而且化为东岳,泰山就成了当然的五岳之首了。这就是有渊!; 东方是太阳出升的地方,古人即认为是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因此,东方就成了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征。而古代先民又往往把雄伟奇特的东岳视为神灵,把山神作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对象来崇拜,于是,地处东方的泰山--这个通天拔地的庞然大物便成了“万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灵之宅”了。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国家统一,权力的象征。为答谢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商周时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脚下建东都,周天子以泰山为界建齐鲁,传说中秦汉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后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禅致祭,刻石纪功。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统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伴随着历代帝王的封禅祭祀,泰山成了各种宗教流派活动的重要场所。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黄伯阳修道于山后,以后历代著名道家名人都曾在泰山传经布道,建观筑庙。佛教自东晋高僧郎公创建郎公寺开始,在泰山也不断发展。泰山吸引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历代诗人墨客纷至沓来,他们朝山览胜,赋诗撰文,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精品。孔子、管仲、司马迁、张衡、诸葛亮、曹植、李白、杜甫、刘禹锡、苏东坡、欧阳修、范仲淹、王世贞、姚奈、郭沫若等都挥笔疾书,留下了浩如烟海的颂岱诗文,把游人从山神崇拜中引向游览观赏、求知审美的新方向。由山脚拾级而上,到泰山之巅,仅摩崖石刻就有千余处,从秦至清,历代皆有巨制。书体众彩纷呈,书意各代不同,其规模之大,作品之多,时代之连续性以及风格、流派、艺术之精湛,构景之巧妙都是世界名山无与伦比的。石刻中所包含的高韵深情与巍巍壮丽的泰山融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崇高精神。这就是有源!太厚重了!

此次登山有幸选择了“幽区”,泰山的中轴线,是最富盛名的登山线路(如下图所示)。自登山盘路的起始点一天门经中天门至南天门.全长5.5公里,几乎全部为盘路.共有6290级台阶.沿途风景深幽,峰回路转,古木怪石鳞次栉比.主要名胜有一天门、孔子登临处、红门宫、万仙楼、斗母宫、经石峪、壶天阁、中天门、云步桥、五松亭、对松山、升仙坊、十八盘等。自秦至今,政要\文人\学者\书法家留下的碑刻,其间景色之妙处,已被历代文人所描绘,不再尽述。

本此登山另一特别感悟:登十八盘之秘绝:此处台阶陡峻,攀登者皆首尾相顾,后者抬头即见前者之臀。时有五、六岁小儿大呼“怎么这么 ?!”,随着同行大人喝斥“注意安全!”而没了下文!本人在停歇大口喘息之时也时有同感,于是仔细观察。讯即有悟:每当三十岁以上壮男、硕女经过必有此味道,而妙龄少年男女们过时多为刺鼻香的水味道和汗味!于是哑然而笑!“屁”!使之所然!童言无忌!由于随着海拔的升高,环境气压在下降,相对登山的人们的腹压在升高!中年以上人们的胃口较少年们的大,腹内气体多,排气放屁者较多!其后的攀登者在大口喘息时极易吸入!于是形成登“十八盘”感悟定律:在暮春、夏、初秋之衣着单薄之时,在攀登海拔在一千米以上且道路(台阶)窄陡的山地之处,在注意安全的条件之下,在合理分配体力、积极调整呼吸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选择自己上方及在上风口登山者的年龄及性别,而后再随行!否则,登山情调易被骚扰,切切!即为“三之登山避气定律”!婉而一笑!

回想此次登山总结出一个定律,不虚此行!试想,泰山,这么凝重、庄严的圣地,历代的文人墨客已是将人能说者说尽,将人能言者言光,做为凡夫俗子的你我能总结出个“三之登山避气定律”已是不易,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感悟!这就是不虚此行!放声大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庆节登泰山之感悟——十年一晃